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医院cio们的医疗信息化体验

发布日期:2011-07-16 08:59:00   阅读次数:3702

  新医改进入收官之年,国内各试点地区和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并积累经验与教训,其中,身处医疗信息化建设第一线的医院CIO们体验尤为突出,信息化能否为医学诊断服务?能否改善医患关系?7月2日举办的中国数字医疗网(HC3i)线下沙龙中,京城医院CIO济济一堂,围绕“电子病历与临床路径”的话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本次会议上,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信息中心曹战强主任发表了题为“电子病历与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困惑”的演讲。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信息学专家刘素宾教授、北京市第二医院信息中心张小娟主任、北京电力医院信息中心王新主任、北京复兴医院信息中心宋炎主任以及东华软件、东软医疗等厂商代表出席沙龙。众专家畅所欲言,从一线实施角度倾诉了北京地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喜与忧。

  曹主任全面展示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该系统完全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信息中心自主研发而成,是一套依据一线临床医生需求订制而成,深受临床医生好评的全结构化的解决方案。此外,信息中心在牙科电子病历中内置了患者牙齿全形态3D重现软件,使牙科医生可以直观记录患者病症。

  随后,专家们就电子病历、临床路径以及其他医疗信息化相关问题交换了看法,共同探索医疗信息化实施的最优法则。

  查房医嘱语音录入系统与医患纠纷

  北京电力医院正在尝试将语音识别系统嵌入电子病历系统,即将医生查房医嘱直接录入电子病历。该院信息中心王新主任介绍,查房医嘱一直是医患纠纷热点问题,采用语音系统可以完全无误地记录查房医嘱,为日后解决医患纠纷提供可靠依据。

  在6月下旬举办的2011数字化医院建设院长高峰论坛上,盛京医院郭启勇院长也曾提到目前盛京医院已经将医生查房医嘱以语音形式录入电子病历,其目的同样是为缓解医患纠纷。

  然而,这样一个看似可靠的方式能否经受现实考验呢?多位专家表示,该方法行不通。

  “医生并不是金口玉言,查房医嘱只是对当时病人病情的描述,下诊断前还要参考病人病史及各项身体指标,深思熟虑后方可入病历。如果对床前诊断录音存档,那后期医患纠纷将更加复杂。”

  “医患纠纷案例中,很多患者对医生查房医嘱提出质疑,因此现在医生都不敢在患者床前下医嘱,都是到病房外或者回到办公室会诊后才能下结论。语音系统用在患者床前,可能根本收集不到有效医嘱信息。”

  语音入电子病历对医生的医疗行为提出更高要求,至于能否改善医患关系专家也是众说纷纭,效果尚有待观察。

  临床路径与内科诊疗

  卫生部从2009年12月启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运行第一年各试点纷纷响应号召尝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卫生部共印发了112个病种临床路径,今年,临床路径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是为何?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可谓喜忧参半。在诊疗唇腭裂疾病时,临床路径确实得到有效应用,原因是唇腭裂病因单一、病症清晰明了,与路径匹配度较高,容易纳入路径中。同时,儿童的病史相对简单,因此临床路径同样适用于儿童疾病诊疗——这是临床路径实施之“喜”。但临床路径在诊疗内科疾病方面难以应用,因为心、肝、肺距离很近,医生很难确定病因在哪一方,而且多数情况下病因都不是由一方触发的,这种情况下医生很难确定是应该入哪种路径。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而目前正在兴起的个性化诊疗则更强调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那么医生在诊断时到底是该参考模板还是考虑个性呢?——这便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实施临床路径之“忧”。

  预约挂号与患者体验

  为解决挂号难问题,北京市从7月1日起开展114预约挂号服务,并针对二、三级医院启动统一的网络预约平台,目的是让市民不排队就能挂上号。预约挂号开展后,医院排队挂号的人的确少了,但患者挂号真的很方便了吗?

  绝了解,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每天有8000多个号源,预约挂号平台占据号源总量的80%。每天早上9点预约挂号一启动,这部分号源很快就被预约完了,但依然有很多市民挂不上号,挂号难问题依然存在。

  同时出现的还有其他问题——偏远地区患者赶到医院被告知要先预约,他们是该留在北京还是先回家预约?医院预约挂号方式很多人都还不了解,有些地区还要受没有条件进行预约挂号等因素的制约。

  挂号难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紧张,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的。面对庞大的医疗资源缺口,医疗信息化能否解决根本问题呢?

  解惑出路:“交流”可解医疗信息化顽疾

  “交流”是沙龙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包括临床医生与信息中心的交流、医院领导与信息中心的交流、卫生管理部门与医院信息中心的交流、卫生管理部门与厂商的交流、厂商与医院信息中心以及临床医生的交流等等。以上线临床信息系统为例,临床信息系统要为临床医生提供服务,信息中心人员要主动发现临床医生的需求并进行设计开发,信息中心也不能人云亦云,看到其他医院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或者完全按照领导指示去构建临床信息系统,根本不考虑临床医生需求。归根结底,临床信息系统的最终使用者是临床医生,满足临床医生需求是临床信息系统构建的首要目标。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盲目地下指标、上系统、做产品都是源自缺乏交流与沟通,只有在医院信息化的管理者、实施者、生产者和应用者经过充分的交流与协商后,才能最终找到一条高效实用的建设路线,真正使医疗信息化专项资金落到实处。

原文出自【比特网】,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cio.chinabyte.com/165/12114165.shtml


[返回]